龔若靈:保利香港下季拍賣將呈現(xiàn)東西方藝術的組合與并
編者按:近日,保利香港宣布任命龔若靈為亞洲及西洋現(xiàn)當代藝術部主管。龔若靈已于2014年5月1日履新。龔若靈多年來任職于藝術及拍賣行業(yè),擁有豐富經(jīng)驗。加入保利香港之前,她曾在藝術門(新加坡辦事處)擔任董事以及在佳士得服務共15年,屢次在藝術界呈獻珍貴富歷史價值的私人珍藏,并帶領拍賣專場刷新紀錄。99藝術網(wǎng)對龔若靈女士進行了獨家專訪。
99藝術網(wǎng):龔總您好,首先恭喜您榮任保利香港亞洲及西洋現(xiàn)當代藝術部主管。據(jù)了解,您在加入保利香港之前,曾在藝術門(新加坡辦事處)擔任董事以及在佳士得服務共15年,那么為什么會選擇保利香港?或者說保利香港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龔若靈:保利香港作為廣大中國藏家的窗口,與亞洲及國際市場接軌,旨在成為中國藝術品與西方主流高端藝術市場對接的平臺。面對東西文化的交流,保利香港身為年輕而深具活力的拍賣行,更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是最為吸引我的地方。
99藝術網(wǎng):我們通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您在上任之后,對于亞洲及西洋現(xiàn)當代藝術部有怎樣的規(guī)劃?可否簡單說一下。
龔若靈:亞洲與西洋的交流有長久的發(fā)展歷史,我在上任后準備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藏家的秋季征件邀請信函,在里面開宗明義的強調了:“下一季拍賣亦將以全新面貌呈現(xiàn)西方藝術家與亞洲現(xiàn)當代藝術的組合與并置。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東方與西方藝術的呼應一直為藏家與學者辯論的重心。有鑒于此,我們決定梳理并呈現(xiàn)不同文化及世代間藝術家既復雜又相應的關系,進一步探討這些作品間如何交互影響,從而為后代藝術家?guī)盱`感及成為啟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源頭。我們希望此舉會得到已廣泛收藏海外作品的藏家們認同與交流,而這將也是未來一個需要培養(yǎng)和教育的新趨勢。
99藝術網(wǎng):保利香港與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業(yè)務上如何做好配合?
龔若靈:香港與中國內(nèi)地因為歷史背景與地理因素的不同,造成了兩地藝術市場的差異,主要反映在藏家群體、收藏體系等的區(qū)別,這也是保利雖位居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卻同時選擇在香港成立,就是為了滿足不同藏家的需求與開拓更為廣大的海外市場。保利香港位于香港這個獨一無二的亞洲藝術平臺,并采取量少而精的征集方向,讓部門團隊可以更為專業(yè)也能專心地服務藏家。
99藝術網(wǎng):在香港,除了保利香港,還有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等拍賣公司,您覺得如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香港立于不敗之地?
龔若靈:保利香港秉持對于中國市場及藏家的文化敏感度,我們同時深刻意識到,國內(nèi)有越來越多的資深與新晉藏家,需要我們專業(yè)的建議與意見。保利香港最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對中國藝術品的定位與選擇,憑借著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對中國文化的深入掌握與市場訊息的互動與熟悉,來為藏家服務與建議。
99藝術網(wǎng):最近兩年國內(nèi)各大拍行一直在說“征集難”的問題,依您來看,如何來克服這樣的問題?
龔若靈:不光是近幾年的亞洲市場,早在十幾年前,西方印象派藝術就面臨了征集困難的問題,然而隨著新的買家不斷出現(xiàn),其實在完整的學術研究下,這個市場的規(guī)模實際超越一般人的想像。同樣的,在二十世紀亞洲藝術廣泛的東西交流中,我們將以深入的研究與整理開拓不同的市場層面,包括當時的流派如何密集的互動與影響彼此,東方藝術家前往歐美、歐裔藝術家則在更早的時期于東南亞旅居創(chuàng)作,我想這個范疇將會是我們與藏家間溝通與討論的有趣課題。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