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化的亓均寫生山水畫
亓均
"外師造化,中的心源"是唐代畫家張躁在畫學中提出的不朽名言,一直流傳至今。他概括了客觀現(xiàn)象-藝術意象-藝術形象的全過程。這就是說,藝術來自于現(xiàn)實自然美,以自然為源泉。就要求畫者在繪畫之前,在反映這種以自然美成為藝術美之前,必須先經過畫者主觀情思的熔鑄與再造,使客觀的形神與畫者主觀的情思有機統(tǒng)一,反映出畫者主觀情思再構建的烙印。張躁的一句話扼要地道破了藝術形象形式的全部要素,傳誦至今,歷久不衰。
生長在泰山腳下的亓均,是一位年輕而有發(fā)展?jié)摿Φ纳剿嫾,他對山水的理解從形象到意象,從國畫到書法,這種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然美的追求,幾乎達到癡迷的程度。因此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總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染力,并能令人產生一種珍愛生態(tài)、珍愛生命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強烈愿望。
在他的筆下,不論是雄渾巍峨的東岳泰山,還是大氣磅礴、連綿聳立的太行山脈;不論是禪意寂靜的山林,還是炊煙裊裊的原始村莊,都充滿著溫馨的暖意。色彩淡雅、格調鮮明,讓觀者看后有一種視覺高遠的享受,并從中感悟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更從紛擾的生活中排除煩惱找到希望。
當然這除了他對自然之美的領悟能力之外,更主要是他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人生觀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他性格在作品中的流露,從而折射出他追求真善美的那種心境。他常說,沒有美就沒有藝術,不是來自生活的藝術不是好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