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的密碼——簡評韓志冰的彩墨荷花作品

著名畫家韓志冰
韓志冰是位具備廣泛傳統文化綜合性修養(yǎng)的畫家。豪爽的性格下,遮蔽不了他對人生、社會的洞微幽明。對藝術,他有一種永不停息的自我發(fā)掘意識,并深深地沉浸于這一復雜的過程之中,他賦予彩墨荷花一種關于生命的寓指,試圖連接傳統與當代的關系。在他看來,當代消費文化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禪意的心境去過濾,而對于人性修為的傳統文化則可以通過一種新的視覺圖式獲得再生,他的彩墨荷花作品就是過渡傳統與當代的方式。

韓志冰 荷花
志冰的創(chuàng)作過程更像是一種生命的日常體驗,一種類似禪修的日常功課。白天的志冰忙碌于中國美術家網站的瑣碎公務,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才能沉浸于自己的畫室。因此,繪畫對于志冰來說,既是他超離日常生活的自我獨處,也是他逐漸凝神入定的意志自覺。每一張作品,都是他抒懷自己的精神暢想,更是他寂然獨立中的自我表達。對于志冰而言,藝術不但是一種若即若離自我覺察,同時,也是可以暫時拋棄自我的解脫,志冰的作品也具有了影響觀者的那種特質--讓你的心不再受到外部社會的影響侵擾,也沒有了任何欲望所帶來的壓力羈絆,在志冰肆意的揮灑中,在他手中包含墨汁的筆與柔軟宣紙摩擦的曼妙微聲中,不僅讓志冰沉湎其中樂此不疲,也讓世界似乎變得寂靜、無染而純真--這在當下顯得如此珍貴。

韓志冰 荷花
皮埃爾·布爾迪厄在《藝術的規(guī)則》說,一切藝術作品都隱含了作者本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掩藏在其線條顏色的變化中的特種“密碼”,這些“密碼”集中作者本人創(chuàng)作生命經驗的精華及其特有風格。或許,志冰并沒有意識到作品中所固有的“密碼”,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創(chuàng)作中究竟遵循什么密碼,但是,他的每張作品創(chuàng)作中都遵循不可見的邏輯,由此產生對其作品進行解構和詮釋的根據。

韓志冰 荷花
志冰的彩墨畫面,往往是對荷塘日常場景簡潔而靈敏的記錄。他從寫生中獲得的靈感與已有的經驗有效地結合起來,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畫家只是一味地圖解美景。在《荷香》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這個世界的不動聲色的觀察方式,一種現實與個人幻想糾纏著的詩意與情趣。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畫面中的一些荷葉呈現出徑直朝著宣紙邊緣,且向外展開、隨處突破的趨向,其結果便是讓畫者擺脫了宣紙邊極地限制,創(chuàng)作也就變得無拘無束、毫無顧忌。志冰常說:“率意和情趣根本就不是能找來的,而是思想在不經意間對藝術情結的一種自然釋放”,他憑借理性與直覺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釋放出了一種松弛和張力,既是在控制和自由之間的平衡,又是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爭斗。在輕松中放任自己的志冰,在作品中的空間感是耐人尋味的,有的時候是擁塞之中的間隙,有時候卻是寬闊無垠,就像是人的呼吸吐納,充滿了生命的意涵,一種活力的膨脹與收縮,達到“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空出來的地方,目的是要化“虛”處的情思,引人神游。因此,他用虛空經營位置,用空虛組織結構,作品不僅呈現出了元氣淋漓、縹縹緲緲、聚散無常的感覺,而且能采用即白當黑的方法,用虛空體現宇宙的哲理,令人遷想妙得。

韓志冰 荷花
志冰的作品,強調和突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和立場,在此精神支配下,志冰非常自然地把油畫圖式轉換成了中國畫的視覺語言,彩墨荷花的線條是書法與線條的抽離,濃淡漸變的線條呈現出時而折斷、時而隱去或自我伸張的風格,時而迅疾,時而凝重,時而聚合,時而發(fā)散,似乎要使時間有可視性,讓人可以感受到生命體和人的情感狀態(tài)。在志冰看來,每一條線條都是該線條本身的內在歷史的體驗,它無需做出任何解釋,它有其本身存在的關系和意義。他非常崇尚簡潔“美學”,追求以少勝多,但畫面上呈現的是那種探之茫茫、索之緲緲的虛空感,能放筆直掃,出沒于有無之間,志冰將書法線條的抽象性演繹成一種東方式的美學意境——從“得意而忘形”到“忘我悟道”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