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
此后,閆銳敏一發(fā)而不可收,就在同年,他又連續(xù)獲得首屆銀河書法大賽,首屆神龍杯書法大賽,首屆大學生杯鋼筆書法大賽、首屆國際鋼筆書法大賽、首屆博士杯書法大賽獎,過了不久,他又獲得了由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聯(lián)合舉辦的當代國際書法精品展一等獎。除此之外,他的作品還入選首屆赴日硬筆書法展、首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覽等。閆銳敏的聲望如日中天!
閆銳敏的書法代表作是仿古楷書《《蘭亭集序》,最初,他學的是顏真卿的楷書,但不久就覺得它“又粗有壯”,收不住,就又學歐體,此后又覺得有些“死”,他下決心博采眾長,褚體(褚遂良)、晉人書寫的經(jīng)文、還有《蘭亭集序》中的靈活用筆,都被他吸收進自己的作品中,成為有著獨特品位的書法藝術。 “你得取眾家之長,融為一體,慢慢發(fā)展,才能形成風格”。而這,正是他成功的關鍵所在。
閆銳敏的書法藝術引起許多人的重視。2002年的7月7日,“七七事變”65周年之際,他突然接到了布赫的秘書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到人大常委會寫幾個字。閆銳敏領命前往,到了那里他才知道,他被要求用楷書書寫江澤民主席的養(yǎng)父江上青烈士的遺作《蘆溝曉月》。這是一部號召人們奮起反擊日本侵略的慷慨激昂的戰(zhàn)斗檄文,閆銳敏讀后深深為之撼動,他懷著崇敬的心情一氣呵成,引得眾人一片喝彩。他的這幅作品,被收藏在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中,有關部門還舉行了盛大的贈送儀式,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高占強親自參加了儀式,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做了專門的報道。隨后不久,他被聘為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務院老干部活動中心書法導師。
現(xiàn)在,在他的頭上有十幾個頭銜,閆銳敏又成了一個“社會活動家”和教育者,他的學生,累計已有上萬人了。
沉默里
充滿了勝利者的凱歌
——冰心
“你覺得自己成功了嗎?”采訪時,記者這樣問道。
“也不能說現(xiàn)在成功了,我還得前進,學無止境嘛!我給自己起了個字號為“子晉”,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明自己是山西人的后代;另一個意思是:是‘小小的進步’。”他說。
正是抱著這樣一種學無止境的態(tài)度,閆銳敏可以隨時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他的電腦知識,相信會使許多人為之感到汗顏。閆銳敏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它的建立純粹是一次偶然。
有一次,看到好友史洪清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網(wǎng)站,他覺得非常有趣,就懇請其幫助建設了《炎黃書畫家》網(wǎng)站,并請求史洪清教會他管理網(wǎng)站。過了不久,他就能操作自如了。“有了這個平臺,書友之間的交流就方便多了。”到了外地,除了書寫工具外,他總是隨身攜帶著256兆的MP3(作為移動硬盤使用)、自己刻錄的光盤等,里面有關于他的一切資料,他把這些當作與人交流的最佳途徑。
讓人想不到的是,年輕人所熱衷的“QQ”、“泡泡”他也涉及,閑暇之時,它就用這種方式和書友交流書藝。
閆銳敏創(chuàng)辦了全國獨一份的手寫體報紙——《炎黃書畫家報》,報上所有的文字全部是用手寫的,上面的書畫作品也是他親自掃描上去的。閆銳敏為此感到十分自豪,他把這份報紙?zhí)峁┙o喜歡書畫的年輕人,給年輕人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和展示自己的才華。
“一個人到了一種境界,那就一通百通了,對吧?”同行的另一位記者說。是的,除了這些“本事”,閆銳敏還研究烹飪、家具制作、樂器等等。他很愛動腦筋,動手能力也很強,而這一切,都給他的書法事業(yè)增添了靈感。
這就是閆銳敏,一個極具魅力和親和力的人,一個平民藝術家,一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弄潮兒。ň庉/麥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