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跡 . 愛——王芳芳支教繪畫作品回顧展

邊跡 . 愛——王芳芳支教繪畫作品回顧展
開幕酒會Opening Party:2015/04/25下午14:00開幕酒會樂隊駐場
展覽日期Date:2015/04/25-2015/05/25
主辦單位Organizer:北京致度空間
策展人Curator:飛了~~
展覽地點Venue:北京通州區(qū)宋莊環(huán)島藝術區(qū)D03致度空間
聯(lián)系電話Tel:189-9216-1981
媒體支持Media:藝術國際網(wǎng) 99藝術網(wǎng) 雅昌藝術 卓克藝術網(wǎng) 大眾收藏網(wǎng) 書畫村網(wǎng) 延安電視臺 吉林電視臺 華商報 教師雜志新浪網(wǎng)
一個走在邊緣上畫畫的女人——王芳芳
現(xiàn)實、夢想、城市、鄉(xiāng)村游離其中,我們依然在找尋著愛。找尋著能使自己扎根卻不至于困死于原地的一點土壤。世界很大,大到無邊無際;世界也很小,小到一切都在一個圓之內循環(huán)往返。九年之前(2006年),我?guī)е蔀橐幻殬I(yè)畫家的夢來到北京,在宋莊畫家村我一呆就是3年。每日看似自由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漸漸被迷茫所取代,原本以為會海闊天空,卻發(fā)現(xiàn)自己重新站在一個“迷界”:
我到底在尋找什么?
我畫畫的目的是什么?
藝術到底是什么?
沒有人可以給出確切答案,于是,我?guī)е@些疑問與對生活的重新思考,2009年我離開了宋莊,重新回到陜北,回到了那片我在青春年華里曾拼命想要飛離的山區(qū),一個偏遠鄉(xiāng)鎮(zhèn)中學,我成為了一名支教美術老師,而且,當時我是學校里唯一的一個美術老師。
大山那么深,陜北還是像我小時候所經(jīng)歷過的那樣,在人們需要雨水時往往干旱,真正下起雨來卻又像和人們在嘔氣,滾滾的山洪中,那些土窯洞連續(xù)坍塌,學生們的經(jīng)歷和家庭境況就寫在他們的臉上和眼睛里,讓你無法不去面對。
于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和生活,當我了解到一些孩子真實的生活窘?jīng)r后,我就有了去幫助孩子們的想法。在5年的支教生涯中,與其說是我?guī)椭四切┥絽^(qū)的孩子們,不如說他們用那樣極為質樸單純的心靈回饋了我內心需要的一些東西。當我看到那些孩子們不同的生活境遇,他們大多承受著我們成年人都無法承受的苦難,且這種苦難不僅僅是經(jīng)濟的貧困,還包括各種家庭環(huán)境所導致的精神苦難,當面對這一切,我不禁想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這些孩子們給了我力量和勇氣讓我去面對這些年來的一切生活和精神困境。
在幫助這些貧困孩子的同時,我認識到不僅僅在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經(jīng)濟問題,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由于環(huán)境所致而同樣干旱貧瘠的內心進行耕耘和播撒美好,是給他們內心種下善良的種子,并讓這些種子隨著他們的成長慢慢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與傳播。這是我對自己做為一名美術老師的基本要求,我相信自己的一次引導和幫助也許就會改變孩子們一生的命運。而當我處于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之中,我覺得一名所謂的畫家不僅僅只通過自己的思想和畫筆去傳達“美”,如果使人們對“美”的需求和應用變得像喝水吃飯那樣自然簡單,那么我們的生命是否也就會多出一些不同的意義和價值。
2010年至2015年以來,我主要通過網(wǎng)絡來呼吁愛心人士捐助美術用品和對貧困生一對一資助的公益活動。從陜北學校到青海的長江源藏區(qū)措池寺院,我過著一邊支教一邊做慈善資助一邊創(chuàng)作繪畫的忙碌生活。在此期間,我所有的繪畫作品可以說都是在我支教過程中的切身體會,創(chuàng)作靈感也大多來自山區(qū)的孩子們和對我自己孩子的思念之情。我希望通過我的繪畫作品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中國基層美術教育,而盡我所能去拓寬基層美術教育將是我今后一個人生階段的夢想。
今天,我把離開宋莊后所經(jīng)歷的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生活用繪畫語言展現(xiàn)在這里,同時展現(xiàn)的是我對生命,生活,情感的一種全新理解和體驗。更多的是做為一個女人對“源”這個字的思考,對在一片土地能長成一些什么樣的命運的思考,所以我把此次畫展定名為“邊跡之愛”。

和榆林市清澗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

2014年7月支教青海省曲麻萊措池寺院

在廈門海邊為派麗蒙拍攝平面公益形象片

作品《小毛驢》 54X40CM 紙上綜合材料 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