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境畫堂春——修川居士茶室掛軸展在北京過云樓書院開幕

2016年6月25日,由歸暖閣主辦,過云樓書院協(xié)辦的“茶境畫堂春——修川居士茶室掛軸展”在北京過云樓書院開幕。本次展覽以“茶境”的方式,展出修川居士近期四季花鳥精品掛軸30余幅,安靜又淋漓的展現(xiàn)了他對美感的描述與把控,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北京師范大學藝術(shù)學院查律教授、古墨鑒藏家吳洪偉先生、北京翰典藝術(shù)館周同祥館長出席了本次畫展。

修川居士,本名為潘明,浙江海寧人,畢業(yè)于浙江大學藝術(shù)學院。師法宋人,兼師自然,以花卉怡情,以禽鳥靈動,故力攻花鳥廿載。兼工帶寫,直欲追古人。用筆求精,用墨求妙,設色明艷,氣息古雅。深諳以古法制礦物顏料,自用于繪事。亦通鑒墨,蓄明清佳墨百笏。


歸暖閣取意“陌上花開緩緩歸”,有著攜美回家的美好祝愿。歸暖閣自創(chuàng)立沿革就“用盡心力、天涯尋趣”,認為現(xiàn)代人與美的關(guān)系本就類似“回家”。此次展覽,歸暖閣選擇修川居士的作品,就是想給觀眾一個“茶境畫堂春”概念,讓傳統(tǒng)的中國畫走進真實的生活。通過一個有畫的溫情的茶飲空間,將四季常春移植到家中,收藏在掛于茶室的一幅卷軸中。喝茶是人生中很正常安靜的一件事,在家中的一處空間,懸掛一張修川居士的花鳥作品,飲茶讀畫,人在紅塵,體會一份特有的安靜。


歸暖閣倡導一種生活方式,為生活美學家們做“高級買手”。這些年,歸暖閣的工作人員親自觸摸土地,觀察土地如何長出茶葉、挖掘瓷土;親自觸摸原木,體味原木如何變成有溫度的家私和有味道的香氛,親自觸摸礦石,感受礦石幻化成顏料的過程。歸暖閣很少和“大師”“美術(shù)家”合作。合作的對象多是勇于堅持中國文化最核心的某種秩序的“匠人”,因為,惟獨平凡且專注的人才能守護真正的寧靜。


為修川居士策劃“茶境畫堂春”這個展覽還只是個開始,歸暖閣的目標是將更完整的、傳統(tǒng)的美傳遞給當下的需要得到寧靜的每個人。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在書店遇見尼采:作為第三空間的尼采書店
- ·下一篇文章: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西安代表處暨絲綢之路文化藝術(shù)交流活動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