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砥礪十五年 文化長征再出發(fā)
初心砥礪十五年 文化長征再出發(fā)
-----全國第四屆長征精神研討會暨文化長征15周年研學活動在安仁和井岡山舉行
連日來,井岡山麓的安仁縣城,秋風送爽,國慶70周年的喜慶洋溢大街小巷和市民的臉上,仁城正暢開懷抱擁抱文化長征15周年的八方來客。

10月14日至16日,為時三天的全國第四屆(2019)長征精神研討會暨紀念紅軍長征85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長征發(fā)起15周年重走朱毛井岡會師革命路研學活動在湖南安仁和江西井岡山勝利舉行。


14日,井岡山革命老區(qū)的湖南安仁縣城,陰天。金桂飄香的仁城向全國吹響了文化長征集結(jié)號。全國各地領(lǐng)導嘉賓和18個省的文化長征志愿者代表隊,他們從浙江、江西、廣東、廣西、湖南、云南、四川、甘肅、寧夏、陜西等長征路上走來,從都市北京、天津、重慶、深圳,從高原、盆地,從內(nèi)蒙古大草原,從黃河、長江兩岸走來,與會226名代表,代表全國20多個省的千余名志愿者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長征---文化長征發(fā)起地的仁城大集結(jié),內(nèi)蒙大草原兩部大巴滿載祖國北彊兒女赤子初心,不遠萬里,直奔安仁……當晚,在安仁一中體藝館的“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長征15周年文藝匯報晚會”上,他們帶來了《鴻燕》的內(nèi)蒙民族舞,還有江西、甘肅、山東、陜西等文化長征研學基地帶來精彩節(jié)目與安仁志愿者的《十送紅軍》、《長征》、《迎山紅》、《文化長征發(fā)祥安仁》、《少年中國說》、《文化長征功夫小旗手》等激情聯(lián)臺,尤其安仁龍脊山基地周邦文帶來的《一個老兵在開國大典的陳述》、陳曉華等14人合唱的《文化長征發(fā)祥安仁》、甘肅張彩霞對陸定一羅范懿兩代人長征過老山界寫下的兩篇同收入中學語文課文的散文情景演播,情深意切,聲情并茂,催人淚下。中宣部第一任部長、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親人鄭莉莉,著名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孫子馬繼志,參加過孟良崮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老英雄朱光,還有從耒陽趕來的朱毛井岡會師開路總指揮曾木齋烈士后代曹小紅和謝恒、許紅等革命先驅(qū)者的后代們,中宣部黨委委員薛啟亮、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譚談、中國社科院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國際易學聯(lián)合會會長孫晶、寧夏紅色大使張紅秀、郴州市文聯(lián)原主席鄧存健、安仁政協(xié)副主席李瓊林等領(lǐng)導觀看了文藝演出。整個晚會沉浸在激悅昂揚的氣氛當中,《人民日報》鄭莉莉大姐觀看節(jié)目激動不已,連連稱贊文化長征匯演節(jié)目精彩接地氣。

15日,安仁陰天有小雨。十五年前(2004年10月15月)的今天上午,仁城的天空也同今天一樣的霧朦朦像灌滿了鉛一般沉重,那天上午8時許,烈士公園紀念碑前高高懸掛起“安仁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長征發(fā)起儀式”大紅橫幅,安仁一中的學生和附近市民早早匯聚碑前,全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關(guān)單位縣委辦、宣傳部、共青團、教育局等負責責人過來了,縣委書記雷曉達、縣長向羅生、副書記陳和歡、人武部長劉建民等縣領(lǐng)來到了碑前,他們會同廣大市民徒步為文化長征隊羅范懿、李綠森、陳贊文三位志愿者出征助行……今日早餐后,全國代表都莊重身穿紅軍服裝、舉旗在和美酒店廣場整隊集合,這時,陰沉的天空感動得下起了小雨,代表們不顧頭上的雨滴,朝人民英雄紀念碑整齊出發(fā),一路口號穿云破霧、直沖九霄,剎那間天公擦淚歡顏,云開日出。
全國18支代表隊兩百多名代表齊聚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中宣部、中國作協(xié)、中國社科院、《人民日報》等老領(lǐng)導和嘉賓來了,15年前的中共安仁縣委書記雷曉達、副書記陳和歡來了,《湖南日報》譚濤峰、郴州文聯(lián)鄧存健老領(lǐng)導來了,仁城市民趕來了……
中共安仁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縣文聯(lián)原主席、市文聯(lián)原副主席、馬恩列傳記作家、文化長征發(fā)起人羅范懿,他此時此刻,內(nèi)心翻江倒海,百感交集,站在“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長征(文化長征)發(fā)起15周年‘仁城助行’紀念活動暨文化長征頒獎儀式”鮮紅橫幅下,這是15年前縣委、縣政府支持他發(fā)起文化長征的的初心原點啊,文化長征從此走過了15個寒暑春秋,他面對來到現(xiàn)場的15年前為三人送行的老書記、老主席同自己今天一樣,歲月長征的軌跡歷歷在目,都滿頭青絲變了白發(fā)……他感慨萬千,15年特立獨行,世俗冷眼看盡,艱苦備嘗,重走一條人間正道終于換得民心共振……百感交集,他飽含熱淚宣布儀式開始,并代組委會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鮮花,深深鞠躬。
羅范懿說:“這是朱毛井岡會師安仁策源地的一座英烈紀念碑,這也是文化長征的發(fā)起點。此時此刻,我們文化長征輾轉(zhuǎn)15年,算是已真真切切地回到了中國革命和文化長征初心的原點上。我內(nèi)心的激動無以復加,我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

隊伍接著由文化長征發(fā)起人陳贊文領(lǐng)隊,大家徐徐走向老紅軍唐天際將軍的墓地敬獻鮮花,隊伍回程又在文化長征發(fā)起碑前肅立并向二次文化長征出發(fā)時立下的第一座長征精神碑敬獻了鮮花,陸定一老部長親人還莊重在發(fā)起碑前留影……

悼念的隊伍又回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羅范懿向在場人也向天國英烈報告了15年以來,從這里出發(fā)的3人文化長征隊從未間斷過對初心的砥礪,文化長征隊志愿者也由3人發(fā)展壯大到上千人,業(yè)已由一個縣一個省發(fā)展到了上百個縣20多個省,從未間斷的文化長征活動已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優(yōu)秀志愿者,活動也影響了不少的新一代人,活動又從安仁發(fā)起地開始每年在承辦地常態(tài)化評選獎勵“美德少年”,他在碑前宣讀了本屆各項評優(yōu)的名單。
全國文化長征組委會顧問、中宣部薛啟亮書記和郴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雷曉達等到場顧問和嘉賓向優(yōu)秀代表頒發(fā)了紀念章、獎章、獎狀,還向美德少年頒發(fā)了獎金。
經(jīng)全國組委會和安仁縣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認真評選,以下15名同學獲得了本屆“安仁美德少年”殊榮。他們是:安仁關(guān)王中小五年級62班李逸涵,豪山中小五年級張陽,華王中學九年級161班顏慧珍,龍市中學學生于青青,思源實驗學校學生周倩妮,渡口學校131班陳娜娜,坪上中心小學144班劉姍姍,安仁一中高三492班李浩翔,城關(guān)中小246班侯曄淇,安平中小139班李易銘,靈官中學107班唐燦,承坪中小侯雅湘同學,洋際中學137班羅煒林,安仁三中354班周颕,龍海官陂學校學生王若涵。
湖南吳豐清、全明韜、戴崇慧等,江西袁尚貴等,廣東朱枝春等,廣西羅基富等,貴州程軍權(quán)等,云南譚定毅等,四川李崎等,甘肅孫慶龍等,寧夏劉柏榮等,陜西裴光琪等,浙江朱光等,江蘇吳夢城等,重慶徐永恒等,內(nèi)蒙賀衛(wèi)國等,北京曹傳禮等,上海高云凌,天津劉曉峰,山東侯淑麗等,河南劉葉等,新疆蔚國勝,福建曾海泉等,共118人榮獲全國“文化長征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
以下15人還獲得了全國“文化長征標兵”稱號。他們是:湖南李綠森(追認)、湖南陳贊文、甘肅盧成錫、湖南張家祥、湖南朱步成、吉林李完彬、甘肅王廷臣、廣西文東柏、浙江吳朗坤、河北王勝國、云南吳瑜瓊、湖南周美玲、四川廖運明、寧夏王艷、重慶劉增憲。頒獎儀式結(jié)束后,安仁一中學生李浩翔和湖南安仁陳贊文代表獲獎者發(fā)言,中共安仁縣委原副書記、縣人大原主任陳和歡和中共安仁縣委原書記、郴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雷曉達也先后代表參加儀式的領(lǐng)導和嘉賓在碑前發(fā)表了激情洋溢的講話。

上午九點多,參加儀式的全體同志同高高聳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合影留念,之后隊伍排兩列縱隊徒步出發(fā),“仁城助行”活動開始,隊伍整齊從烈士公園南大門上七一路、轉(zhuǎn)向五一路,18支隊伍舉旗向一中校門南門口進發(fā),一路口號:
攜手新一代,喚起先驅(qū)魂;科學求發(fā)展,中華再復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文化長征。
響應習主席號召,文化長征永遠在路上。
文化長征再出發(fā),安仁立德耀中華。
全社會都來關(guān)心下一代心身健康成長,人人志愿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添磚加瓦。
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緊跟黨中央,繼續(xù)新長征。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奮勇前進!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偉大民族精神萬歲!人民萬歲!
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紅軍長征精神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
口號聲在仁城七一路、五一大街,此起彼伏,穿云霧,震九霄,浪滾千重,威震長空!文化長征向仁城展現(xiàn)出一條紅色之師、威武之師、正義之師的“紅軍”,長龍,游行讓市民心靈震撼,紛紛拍照并跟隨隊伍前進……團隊把紀念活動推向了社會,推向了高潮。
上午10點,隊伍走進一中主會場。
薛啟亮、鄭莉莉,譚談、馬繼志、孫晶、張紅秀、陳和歡、鄧存健、羅范懿在主席臺就坐。
大會由全國文化長征組織委員會主任羅范懿主持。會前,他提議全場肅立:向萬里長征路上30萬長征英烈和先驅(qū)者們以及近年相繼永遠離開團隊的顧問王定烈司令員、劉海藩校長和親密戰(zhàn)友李綠森同志默哀。
大會先舉行了《中國長征精神研究》(第四集)、《文化長征》集刊創(chuàng)刊長篇報告文學《天地立丹心》首發(fā)式和“文化長征發(fā)起較園”授牌及捐書儀式。
中宣部薛啟亮先生和《人民日報》鄭莉莉女士分別代表組委向安仁一中和三中校長授予了“文化長征發(fā)起校園”牌,組委副主任李崎等分別代表組委向一中和三中校長捐贈了數(shù)百冊幾十種紅色教育讀本。
大會向榮獲此次征文一等獎的《對“半條被子”故事中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探討》一文作者湖南郴州市環(huán)保局退休干部曹國選和此次征文榮獲二等獎的《中華民族長征及文化長征研究》作者四川成都廖運明及獲二等獎的《長征精神與中國精神》作者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吳寧女士頒發(fā)了獲獎證書。
還有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郭彥杰的《“四個自信”:長征精神的當代擔當》、中共甘肅通渭黨校副校長鄭彥宏的《弘揚長征精神,加強官德修養(yǎng)》、西南大學教授譚春雷的《紅軍長征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內(nèi)容和啟示》榮獲了本屆特等獎。
一等獎獲得者曹國選代表全國20位獲獎作者在大會上發(fā)言。
會議聽取了羅范懿代表全國組委作十五年工作總結(jié)報告。他總結(jié)15年“文化長征再出發(fā)”有“四個特點”、“四大特征”和“五力造化”,他把文化長征成功的“五力造化”總結(jié)為“時代動力、發(fā)起功力、長征偉力、思想魅力、人民合力”。過去15年他歸納做了10件大事:
1、宣講上萬場,受眾上百萬人次;
2、摩崖石刻謳歌長征標語70幅;
3、立長征精神碑80座;
4、文化長征被征集“國家文物”27件;
5、發(fā)展志愿者千余、建立各地文化長征研學基地16個;
6、編輯出版《中國長征精神研究》4集近100萬字,文化長征文學和哲學作品獲全國特等獎、一等獎和選入大中學教材多篇(部),創(chuàng)“世界紀錄”一項;
7、召開全國性學術(shù)研討年會4屆,已團結(jié)全國幾十家高校和學術(shù)機構(gòu)高端研學,百余篇論文獲獎,全國共800人次參會研討;
8、已為“中國長征精神獎勵基金”奠基;
9、文化長征隊榮獲共和國首批全國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并第獲五屆中國時代十大卓越團隊殊榮;
10、已立項建設“中華文化長征發(fā)祥地公園”。 羅范懿對未來任務和目標歸結(jié)為一句話:文化長征再出發(fā),任務更艱巨,使命更偉大,初心已鐵,矢志跟黨,永遠在路上。
《人民日報》鄭莉莉女士、中宣部薛啟亮書記、中國作協(xié)譚談主席、楊靖宇將軍孫子馬繼志先生、中國社科院孫晶主任、浙江基地老英雄朱光先生、湖南郴州文聯(lián)鄧存健主席先后在大會上發(fā)表講話。
陸定一老部長后代鄭莉莉說:偉大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戰(zhàn)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通過參加會議我了解到,很多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十五年前就重走長征路,其中的杰出代表羅范懿,李綠森,陳贊文等同志,他們自籌經(jīng)費,花半年時間重走長征路爬雪山過草地徒步穿行十個省用實際行動宏揚長征精神,文化長征“走一條線,教育兩代人,影響一大片”,體現(xiàn)了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凡的人生境界,值得我好好學習。今天我國人民正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lǐng)導下,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進行新的長征,為完成兩個百年任務和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砥礪前行,我相信有長征精神這一強大精神支柱,有紅軍先輩的光輝榜樣,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qū)崿F(xiàn),中國人民一定會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中宣部《黨建》雜志原總編輯薛啟亮生說:紅色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是根、是魂,它是指引我們前進的精神動力,對青少年的教育,非常重要。
中國社科院東方文化中心原主任、博導孫晶先生說:我們的中國紅色文化是源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湖南省文聯(lián)原主任譚談說:長征是“宣言書”,是“播種機”,他們是用自己的腳板,用他們的行動,來宣傳長征精神,也給青年朋友樹立一個榜樣,文化長征這種形式,就是一種生動地很形象地,宣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湖南郴州市文聯(lián)原主席鄧存健在大會作詩并即興朗誦:走過黎明,走過黃昏,我們從安仁出發(fā),滿懷憧憬,攜手同行,走向那遙遠的征程。走過雪山,走過草地,我們從安仁出發(fā),意氣風發(fā),團結(jié)一心,走向那紅色神圣。走過今天,走過明天,我們從安仁出發(fā),不忘初心,文化長征,走進新時代。
會議決定下一屆年會,即全國第五屆(2020)長征精神研討會在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召開,由本團隊內(nèi)蒙古基地組委會承辦。會上,全國文化長征組委會副主任張家祥將年會流動紅旗移交給內(nèi)蒙基地負責人賀衛(wèi)國和王生德先生接旗。
會上最后展示了陜西盛唐書畫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李養(yǎng)正先生書贈會議一幅“文化長征安仁出發(fā)”的大幅書法作品。大會在繽紛禮花和代表爭先恐后要同榮獲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等勛章蓋胸的91歲老英雄志愿者朱光生生合影的迫捧英雄的熱烈氣氛中勝利閉幕。

15日下午,秋陽明媚。本次年會的重走朱毛井岡會師革命路文化長征研學活動開始。
考慮城內(nèi)大巴交通因素,只部分代表去了朱毛井岡會師安仁決策紀念館朱德辦公室參觀,薛啟亮書記和鄭莉莉女士去了陳贊文創(chuàng)辦的“安仁文化長征展覽館”揭幕。
下午3時許,大隊伍齊聚朱毛井岡會師三打安仁總指揮部的龍海鎮(zhèn)。龍海鎮(zhèn)龍脊山正在建設“中華文化長征發(fā)祥地公園”,活動安排為公園“文化長征國家文物旗標志建筑”揭幕。
紅旗標志建筑已蓋上了巨幅“紅蓋頭”。一旁還搭好了安仁花鼓戲劇團為活動送戲義演的大舞臺。舞臺上方橫幅高懸:中華文化長征發(fā)祥地公園“文化長征國家文物旗標志建筑”揭幕、中國青少年長征路項目建設奠基和中華文化長征發(fā)祥地公園建設萬人捐款“世界紀錄”啟動儀式。廣場四周掛滿了各單位的大紅祝賀條幅,周圍氣球升騰巨幅宣傳口號,全國文化長征志愿者代表方陣、鎮(zhèn)村干部方陣、黨員方陣、龍海鎮(zhèn)文化志愿者方陣、學生方陣、群眾方陣……現(xiàn)場井然有序,壯觀熱鬧,山村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村民男婦老少個個洋溢出幸福的笑臉,鄉(xiāng)村振興,龍脊山千年走一回啊!
學生方陣里不時傳來文化長征旗號的集體朗誦:
攜手新一代,喚起先驅(qū)魂;科學求發(fā)展,中華再復興!
這近百人的中學生集體朗誦,聲音嘹亮,傳播悠遠。共和石、將軍嶺、神農(nóng)河、崖鷹寨、月輪崖、炎坦、神仙坦都在回應新一代人的吶喊心聲……
全國文化長征組委常委、文化長征公園承建帶頭人廖運明先生介紹前來現(xiàn)場的嘉賓,介紹中,鄉(xiāng)村百姓聽到了令人起敬的“國務院”和“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字眼,還有著名的民族英難楊靖宇將軍的親人也來了,《山道彎彎》電影的著名作家也來了,掛滿整個胸膛的浙江91歲老英雄也來了……高層和名流都來到了這面旗幟下,這是一面匯集幾代人萬重心血和無數(shù)生命的紅旗啊!
樂隊奏響,禮炮齊鳴,揭幕了,醒目的紅軍長征旗標志加“文化長征”的旗號雕塑建筑首次巍峨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毛體書法的《七律。長征》和毛主席論長征、習主席論長征以及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的線路總圖也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還有中宣部對文化長征的表揚文、標志建筑簡介、各單位和全國20多個省的幾百名志愿者的捐款,尤其還有聯(lián)合國官員的捐款,“功德榜”也歷歷展現(xiàn)世人面前……

全國18支隊伍的領(lǐng)隊不由自主,紛紛高舉手里的文化長征旗要同旗幟標志建筑旗合影,剎那間,這文化長征建筑旗臺上很快匯成了文化長征紅旗的海洋……
“咔嚓咔嚓”……手機、照相機、攝像機盡顯其能。
“我也要捐款,找誰捐款?”……一時間,四處傳來要為這面培育華夏新一代人的紅旗獻一份愛的心聲。中宣部第一任部長、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的親人就正在四處找人接受捐款呢……
隊伍又上了共和石,個個簽名立愿,這里要建毛澤東共和城……
隊伍又去了炎帝陵,人人拜謁華夏神農(nóng)始祖……
隊伍又上了井岡山,去朱毛會師廣場“會師”,都擺出姿勢,要高舉“井岡火炬”,要舞動那“井岡山”的旗幟,又都鼓起腮幫,要吹響那“勝利的號角”……并爬上了黃洋界至高處,歇斯底里吶喊:
文化長征再出發(fā),前-----進-----!!!
(年會秘書處供稿:廖運明、段亮彩、秦志明、劉翔宇、羅范懿)
責任編輯:麥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