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洲——中國國畫研究院院長
原文化部部長高占祥這樣評價陳忠洲老師:“藝術家想要在藝術之路上走得更遠,不僅需要提高藝術素養(yǎng),也需要提升個人境界。提高藝術素養(yǎng),要求畫家在熟練掌握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技藝、超越自我,使作品具有獨特的繪畫語言,傳遞出時代精神;提升個人境界,則要求畫家豐富專業(yè)外的知識儲備,同時能夠專于創(chuàng)作、心無染著、淡化功名利祿的誘惑、掙脫已有成績的桎梏,現(xiàn)實作品的升華。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含廣泛,細究起來有著共同的根源。各藝術門類千差萬別卻殊途同歸,互相印證、互相侵潤能開闊眼界、提升境界、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從而豐富作品的內涵。陳忠洲曾跟隨歐陽中石先生苦學多年,書法根基深厚。在國畫方面,他承續(xù)了任伯年、黃賓虹、齊白石等大師的藝術傳統(tǒng),對國畫的筆墨精神具有獨到的領悟與把握。這兩方面知識不斷積累,使得陳忠洲在傳統(tǒng)書畫藝術方面登堂入室,取得了不少成績。
我對陳忠洲有兩個期待。首先是不斷完善自己的繪畫語言,并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揚中國畫的筆墨精神。過程注定艱辛,卻絕不可輕言放棄。其次是在提升境界方面多做嘗試。在一個藝術很容易被金錢打垮的時代里,保持平靜而純凈的內心絕不容易。要隨處修心、充實自我、勤于學習。這兩點期望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就是我多年來在文藝界倡導的“德藝雙馨”。
藝術,是老老實實的學問,需要有踏踏實實的敬業(yè)品格、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去追尋它的真諦。只有付出多數(shù)人難以付出的艱苦努力,才有機會看到少數(shù)人能見到的風景。
我相信陳忠洲的藝術成就不會止步于此,同時也希望陳忠洲為自己樹立高遠的目標。藝術追求上,通常“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因此,樹立目標時要“不自量力”,追求目標時要“竭盡全力”,謹與陳忠洲共勉。
多年來,盡管陳忠洲院長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他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面對成績,只是微微一笑,仍然深入研究,靜心創(chuàng)作,在他心里,藝術是永無止境的,今后還將用他手中的畫筆繼續(xù)耕耘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出無限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