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藝術品市場或繼續(xù)任性
回望2014年,回暖與調整成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關鍵詞。
來自雅昌藝術網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18日,去年國內藝術品拍賣成交量較前一年下滑18.26%,成交額下滑17.37%,這一數字直觀地反映了市場在繼續(xù)下探。業(yè)內人士認為,對于2015年來說,藝術品市場在回歸理性后,盡管調整不可避免,但相信各大拍賣公司使出渾身解數,仍會以創(chuàng)新、學術、文化引領藏界風向,因此2015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將像2014年一樣,在調整中繼續(xù)“任性”。
在2014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各大拍賣公司在市場資金比較趨緊,拍品貨源比較緊俏的背景下,推出含金量高且學術性強的藝術作品無疑受到了市場青睞與追捧,尤其是那些各具特色的專題性講座,更是拍賣市場上的亮點,像中國嘉德推出的“嘉德講堂”;北京匡時推出了“博物志系列講座”等公益性活動;北京保利在2014秋拍期間邀請數十名業(yè)內專家進行公益講座。可以說,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拍賣公司這樣“大手筆”,這樣舍得花錢舉辦各種公益講座,在國內藝術品拍賣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當然,拍賣公司這種“任性”,收獲也是巨大的。像中國嘉德推出的五個特色鮮明的專場中,“黃胄的燃情歲月”、“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等專場都取得了100%的成交率;北京匡時持續(xù)推出的“澄道中國書畫夜場”表現(xiàn)也十分優(yōu)異,50余件名家扛鼎之作成交額達2.6億元;北京銀座重點打造的“冬皇故物專場”,一批珍貴名家書畫、原版錄音帶、首飾、家書、生活用品、老照片等86件拍品首次上拍就贏得買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全數成交。剛剛落槌的西泠印社秋拍推出的“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收獲了白手套佳績,而特別推出的中外名人手跡三個專場合計成交額達6979萬元,創(chuàng)國內市場名人信札拍賣記錄。
記者發(fā)現(xiàn),在拍賣公司“任性”的同時,藝術品市場上的買家同樣“任性”。2014年4月,收藏家劉益謙以2.81億港元在香港蘇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2014年11月26日,劉益謙又以3.48億港元拍下了被譽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紀“明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一時間,“有錢,任性”成了藝術品市場新的代名詞。緊接著,在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拍前備受矚目的乾隆御筆《白塔山記》,又被買家以1.1615億元搶走,而這件拍品也成為了今年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唯一一件過億元的拍品。可見,雖然藝術品市場歷經“寒冬”,卻依然阻擋不了收藏家們的購買激情和舉牌欲望。
有市場人士認為,藝術品和股票、房地產投資并列為全球三大投資市場,相對于股票和房地產而言,藝術品投資低風險、高利潤的特點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近年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行情整體上保持了穩(wěn)定的上漲趨勢,這就為收藏家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遇,而藝術品尤其是精品,資源是十分稀缺的,這就是藝術品潛在的市場價值和投資價值,這也是刺激收藏家參與的源動力。而精品藝術品可以“任性”,一是在于其本身的含金量,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另一方面因為藝術品投資者的期待,在買和賣的過程中獲得完美釋放。換言之,從藝術品的社會傳播過程中提取商業(yè)價值,是藝術品在傳播、消費環(huán)節(jié)中的核心所在。收藏投資者作為藝術品的投資人,同時也是藝術品市場價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為他們在兩者之間不斷轉換身份,最終促成了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與發(fā)展。
拍賣公司和收藏家的“任性”,或許決定著2015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任性”程度。從起拍價到成交價的跨越,與其說是拍賣師們揮錘時的瀟灑,不如說是舉牌者們在那一剎那之間的心跳和血壓。也許,錢不是問題,只是問題的一個表象。
責任編輯:麥穗兒
- ·上一篇文章:節(jié)前愁賣 禮品書畫遭遇小年
- ·下一篇文章:2014掀起收藏界的四場風波
- 《中國文化金融產業(yè)發(fā)展年度研究報告[2015]》發(fā)布
- 《中國藝術品產業(yè)發(fā)展年度研究報告[2015]》發(fā)布
- 北京它山書院2015年中國畫研修班結業(yè)作品集(免費贈閱)
- 回顧2015大藝時代原創(chuàng)插畫設計大賽精彩瞬間
- 2015年張大千與齊白石年度盈利各降30%和41%
- “文脈傳薪——2015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展”隆重亮相武漢美術館
- 2015年全球藝術市場中國退居第二
- 2015藝術品買家品味轉向 未來書畫市場你該關注啥
- 2015年度中國十大文物事件網絡評選結果揭曉
- 第六屆(2015)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大會獲獎名單公示
- 藝術因你而精彩—2015深圳城市藝術博覽會圓滿閉幕
- 2015蓮韻荷香詩歌、書畫、攝影大賽頒獎活動在無錫舉行